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25年新入职人员岗前培训暨“干部上讲台”活动纪要(四)
10月19日-21日,2025年新入职人员岗前培训暨“干部上讲台”活动在曲阜工作站举行,活动由曲阜工作站主任韩辉主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张艳群、业务办副主任王春云、曲阜工作站主任韩辉为2025年新入职人员授课。
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张艳群以《浅谈考古出土文物的现场保护》为题作专题报告,报告围绕考古出土文物现场保护工作,从理解核心理念、贯通工作流程、掌握关键技术、建立规范意识四个方面进行讲解。
张艳群首先从“文物”定义出发,阐明出土文物保护应遵循的核心理念,梳理文物保护工作的全过程,指出现场保护的核心目标在于稳定文物状态、最大限度提取信息、实现安全提取与运输,强调考古人员必须严格遵循快速反应、最小干预、充分记录三大原则。张艳群指出,考古现场保护仍面临很多问题,既需要从顶层保障,建立协作共享机制,还要加大研究力度、形成成果储备,逐渐建立既有理论支撑,又能解决具体问题的技术应用体系。其次,在方法论阐释的基础上,张艳群聚焦实操层面,详细介绍了脆弱文物现场应急处理方法与流程,并针对不同材质文物的特性,逐一梳理了专项应急保护预案,涵盖金属类文物、彩绘陶器、木质与竹简类文物及纺织品类文物等主要类别,为差异化保护提供技术参考。最后,张艳群总结指出,现场应急保护的灵魂在于“时间、判断和简单正确的干预”。科学合理的现场保护,不仅关乎文物本体的稳定性与长期存续,更直接影响附着其上的历史信息、工艺痕迹与微痕证据的完整性保护,是串联起考古发掘、科学研究与价值传播的关键基础。强调现场保护的首要职责是“安全地把文物送到实验室”,而非在现场完成所有修复工作。
业务办副主任王春云主任以《鲁南地区汉代墓葬考古概述》为题作专题报告,系统梳理了鲁南地区汉代墓葬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脉络,并就考古工作的规范流程对新入职人员进行了专项指导。
王春云围绕考古工作的规范化要求,重点讲解了三大核心环节的操作要点:首先是考古发掘执照填报:需通过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电子审批系统进行线上申报,准确填写项目信息,并上传勘探报告、位置图、规划图等必要附件。其次是勘探报告编写:强调数据的准确性与描述的严谨性,必须如实记录地层、遗迹、采集标本等信息,确保报告兼具学术价值与规范格式。最后是编写发掘完工报告:完工报告不仅是工作记录,更是价值阐释的学术成果。编写中应兼顾“成果记录”与“价值分析”,完整呈现遗迹遗物,并深入挖掘其历史与文化意义。随后,在学术研究方面,王春云回顾了学界对山东汉代墓葬的研究基础,并进一步聚焦鲁南地区,按墓葬规格分类梳理了区域内汉墓的类型特征与分布情况。诸侯王级墓葬方面,鲁南地区已发现鲁王墓、汉昌邑王墓、定陶王墓、汉任城王墓、琅琊王墓等重要遗存,其中定陶王墓以其独特的墓葬结构与遗存特征,成为“王级”汉墓研究的核心案例。在中小型墓葬领域,鲁南地区遗存数量庞大,主要涵盖木椁墓、砖椁墓、石椁墓、洞室墓等类型,出土随葬品以铜镜、仿铜陶礼器为典型代表。王春云强调,中小型汉墓的发掘与清理是鲁南地区考古工作的重点方向之一,其遗存特征对研究汉代基层社会的丧葬习俗、物质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曲阜工作站韩辉主任以《鲁南商周时期考古学发现与研究》为题作专题报告,从夏商周文明进程研究切入,系统梳理了鲁南地区商周时期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脉络,涵盖理论探索、城址研究、诸侯国比较研究及田野技术方法等多个层面。
韩辉主任首先从理论角度出发,围绕资源、生产力、生产关系动态等方面解读文明的核心与要素,并进一步阐述了商周文明的研究路径与研究视角,强调商周时期文明要素主要集中在都城,并以曲阜鲁故城及周边曲阜西陈、兖州西吴寺等,从都-邑-聚空间结构以及一般聚落内房址、窖穴、祭祀遗存的空间结构,分析商代至西周时期社会资源的层级分配及资源整合,从考古学材料分析周初周公东征以及西周中期鲁国迁都背景下考古学文化面貌的变迁。在城址研究方面,韩辉简述了曲阜鲁故城的历史地理背景以及历年考古工作,又讲解了城址结构与历时演变,重点介绍了郭城城墙、城门、宫城、贵族墓地的发掘收获。又以“周礼尽在鲁”角度讲述了鲁故城从城址到葬制、器用的礼制的考古学文化表现。之后,韩辉系统梳理了西陈、两孟南、果庄、鲁故城等遗址出土的陶器标本,通过类型学比较,初步构建起曲阜地区商周考古学文化谱系。进一步将视野扩展至鲁国与鲁南诸侯国的区域互动考古研究,指出西周王朝在鲁南建立起以鲁国为中心的宗法制分封政治秩序。回顾了滕、薛、邾等诸侯国考古工作,总结了鲁南区域差异性、区域整合度与礼制在铜、陶器物群方面的建构,以及与吴、越、楚之间的互动关系。表示将继续探索鲁文化及鲁南诸国文化对中华文明形成中的重要贡献。最后,韩辉以此次岗前培训田野实践的曲阜鲁故城博物馆建设项目发掘工地以及曲阜鲁故城、西陈遗址为例讲解田野技术方法,强调准确把握田野考古发掘中的“共存共时性”。在田野发掘过程中,根据层位关系以及类型学方法、建筑技术、结构、功能的异同做出判断,从地面、关键面入手,以最小堆积单位为基础的堆积属性判断人的行为及结果,要确保对遗迹现象的认识客观、真实。

山东考古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