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考古统计与制图”研究生暑期课堂在临淄开班

2025年7月6日上午,北京大学“考古统计与制图”研究生暑期课堂开班仪式在临淄田野考古实习基地隆重举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陈建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专职副书记、纪委书记孔胜利,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丁德翠,淄博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院院长刘莲静,临淄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克伟,临淄区文物局局长刘敏等领导出席活动,暑期课堂全体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

本次暑期课堂负责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宋殷老师主持开班仪式。宋老师首先对全体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淄博市文物部门以及临淄区委、区政府给予的大力支持表达了诚挚感谢。

丁德翠副局长在致辞中指出,淄博作为齐国故都,地域文化优势得天独厚。她介绍了淄博在考古领域取得的显著进展,如成立区县级文物考古研究所,打造全省首个综合性考古基地,推动设立文物专业并培养考古人才等。丁局长呼吁学员们积极投身考古实践,为淄博的考古研究建言献策。

孔胜利书记在致辞中强调,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化文明探源,加强多学科交叉合作。他表示,考古统计与制图是解读 “无字地书”、重建文明的关键工具,有助于精准分析遗存的时空关系。孔书记还提到,山东省考古研究院将派遣骨干力量支持课堂教学,并进一步深化与北京大学在人才培养和项目合作方面的协作。同时,他预告山东考古博物馆将于2026年正式对外开放。

陈建立书记在总结致辞中,对地方各界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回顾了北京大学在临淄长达60余年的考古工作历程。他肯定了山东省在考古基地建设方面的巨大投入,称赞其为全国标杆。陈书记引用《考工记》中齐国标准化数据的案例,指出考古学需通过量化分析揭示文明规律。他强调,本次暑期课堂旨在将北大优质教学资源向全国高校开放,鼓励学员们将所学经验传递出去,共同推动考古学科发展。最后,陈书记鼓励学员们在课堂中积极学习,扎实掌握考古统计与制图的专业知识,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筑牢基础。

北京大学 “考古统计与制图” 研究生暑期课堂为期7天,课程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组织,北京大学山东临淄田野考古实习基地提供教学场地及后勤保障。课堂邀请了北京大学和山东大学相关领域的老师授课,涉及定量考古学、统计学、考古学空间分析等领域。在教学模式上,突破传统教学形式,采用 “专家案例教学 + 学生课题研讨” 模式。来自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等全国18所高校的27人参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