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第九期田野考古技术培训班顺利结业
7月2日下午,山东省第九期田野考古技术培训班结业仪式在泰安大汶口举行。
仪式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考古处处长兰玉富主持,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朱超,泰安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田学峰等领导出席活动。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泰安大汶口文化保护传承中心、岱岳区文化和旅游局、宁阳县文化和旅游局等负责领导,山东省第九期田野考古技术培训班全体学员,泰安大汶口文化保护传承中心工作人员,大汶口遗址考古队队员参加仪式。
培训班教师代表梅圆圆从理论学习、田野实践、资料整理等方面系统汇报了培训成果,经过两个多月紧张而充实的学习与实践,培训班不仅完成既定教学目标,更在传承与创新中,为山东考古事业培育了新生力量。
培训班学员代表张帅在发言中感谢各级领导的关怀与各位老师的指导,表示结业不是终点,而是省地协同的新起点,将以此次培训为火种,成为“田野方法论”的践行者,继续扎根基层沃土,坚持薪火相传,做贯通省地文脉的“活界桩”。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朱超向莅临指导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致以衷心感谢,并向顺利完成学业的全体学员表示热烈祝贺。大汶口文化在探索中华文明起源 “多元一体” 进程中占据关键地位,此次将培训地点设于大汶口遗址,无疑是一堂极具意义的 “文明探源”与“文明进程”研究实践课。在培训期间,学员们系统经历了从田野发掘到资料整理的全过程训练,在考古学理论素养提升、多学科协作意识培养及文物保护理念强化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朱超寄语学员,希望大家回到工作岗位后,继续保持学习与工作的热情,凭借扎实的业务能力,持续拓宽文物考古工作的认知边界,成长为地方文物考古事业的骨干力量。
泰安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田学峰对山东省第九期田野考古技术培训班的圆满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各级单位多年来对泰安市文物考古工作,以及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工作的大力支持致以诚挚谢意。他呼吁各方要继续深化合作与交流,携手在文物工作领域再创辉煌,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更多力量。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副局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在仪式上发表讲话,他向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岱岳区、宁阳县文化和旅游局等各级单位,以及精心授课的专家老师们表达了诚挚感谢。孙波对学员们提出殷切期望,勉励大家要紧密结合所在单位工作实际,始终坚守初心,恪尽职守做好本职工作。他强调,学员们要持续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切实把培训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术研究与业务能力建设的强劲动力。同时,孙波希望学员们传承考古工作者严谨求实、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精神,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打开深入考古研究的大门,在文物考古事业中不断探索前行。
此次培训受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委托,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泰安大汶口文化保护传承中心、宁阳县文化和旅游局承办。本期培训班于4月20日正式启动,共有来自全省12个地市的14名学员参加。培训以“聚落考古与多学科合作”为核心理念,精心设计“田野发掘-资料整理-报告编写” 全流程实践课程。学员们通过系统学习与实操训练,不仅熟练掌握了考古操作的新技术、新规范,还显著提升了田野实践能力与管理水平。此次培训的成功举办,有效推动了基层文物干部专业技能进阶,为全省文物考古领域注入新生力量,进一步充实了专业人才储备库。
培训略影
理论学习
田野实践
室内整理
培训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