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奖及2018-2019年优秀田野考古工地奖揭晓

        7月9日下午,2019年度山东省考古新发现奖及2018-2019年山东省优秀田野考古工地奖揭晓。

       此次评选是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由山东省考古学会主办,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考古新发现奖每年评选一次,优秀田野考古工地奖每2年评选一次,自2017年开始首次评选,至今已连续举办4年,该活动受到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已成为推介山东考古新发现的重要平台。受疫情影响,今年评选采取网上申报材料,由省考古学会组织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及省内考古机构的相关专家线下评审的方式进行。参加评奖的项目均获取国家文物局或省文物局批准,参评新发现奖须是2019年度在山东境内进行的考古发掘、调查勘探项目,且履行省文物局检查验收程序并通过;参评优秀田野考古工地奖须是2018-2019年度开展的,且经过省文物局检查验收优秀的项目。专家评委在全面审查申报材料基础上,并结合现场检查验收材料,再根据各项成果的价值、意义及履行《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执行情况做出评判,经过充分讨论和酝酿,最终评出5项考古新发现奖及5项优秀田野考古工地奖。

2019年度山东省考古新发现奖


日照苏家村遗址

山东大学

曲阜西陈遗址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临淄齐故城小城西门西侧夯土基址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临淄区齐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滕州大韩东周墓地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滕州市文物局

济阳三官庙汉墓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

      5项新发现奖的资料各具特色、价值突出、意义重大。日照苏家村遗址是一处龙山时期的环壕聚落,可能是以两城镇遗址为中心的区域政治集团的次级区域中心,此次发掘则是对该次级中心聚落的首次详细揭露,将会大大深化对龙山文化鲁南沿海区域社会的认识。西陈遗址是山东地区目前清理房址数量最多、祭祀遗存最为丰富、聚落布局十分清晰的商代中晚期聚落,为探索 “商奄”带来新希望。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发现了大型建筑基址及刀币铸币作坊的线索,是几十年来齐故城考古的重要突破。滕州大韩墓地因盗掘而发现,公安部曾发A级通缉令,备受社会关注,经过两年发掘,墓地全面揭露,是近年来山东地区和全国周代考古的重要发现,对研究鲁中南地区周代文化谱系、东周墓葬制度、文化交流融合、泗上十二诸侯国及其与周边古国关系等诸多学术问题具有重要价值。济阳三官庙东汉画像石墓葬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画像题材丰富、雕刻精美,是近年全省罕见的汉代考古新发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日照苏家村遗址

负责人:宋艳波


苏家村遗址出土高柄杯

苏家村遗址年代以龙山文化早期为主体,清理有房址、墓葬、灰坑、水井、窑址等遗迹,出土可复原陶石器上千件。

房址包含基槽立柱、柱洞(柱坑)、基槽夯土墙三种建筑形式,平面为长方形或方形,房址相对集中,存在原地多次翻建的现象。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多使用木质棺椁,发现8座石椁(棺)墓。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少数墓葬见猪下颌骨和石器。

房址F8


墓葬M14


石椁墓M39

曲阜西陈遗址

负责人:韩辉


西陈遗址发掘北区

西陈遗址年代以晚商时期为主、另有少量中商与西周早期遗存,是目前山东地区发现房址数量最多、祭祀遗存最为丰富、聚落布局十分清晰的商代晚期遗址。

遗址可划分房址区、窖穴区、祭祀区等不同的功能分区。房址皆为方形或长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屋,成排分布,坐落有序。在发掘北区的南部见有大量密集的窖穴,年代基本都为殷墟时期,应为整个居址所共有的公共窖穴区。祭祀区位于遗址中西部地势最高处,已发掘近20处殉祭坑及带有殉祭性质墓葬,殉祭种类有猪、牛、羊、马、狗以及人等,是目前山东地区发现的数量最多、最为集中的商代殉祭遗存。

房址


殉马


殉人

临淄齐故城小城西门西侧夯土基址

负责人:郑同修、董文斌


发掘区

遗址位于齐国故城小城西门西南侧,紧邻城墙。据勘探,夯土建筑群整体呈东西向,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发现夯土基址16处,本次发掘基址主体为11号建筑基址。

夯土基址南北宽约12~13.5米,东西揭露长度43.5米,面积约560余平方米。发掘区西北部发现集中出土齐刀币范块的灰坑及相关的铸造遗迹。此次发掘出土有一千余件陶器、瓦当、陶文、钱范等重要文物。

夯土基址勘探图


钱范


钱范“齐”字

滕州大韩东周墓地

负责人:刘延常、郝导华


铜器及铭文

大韩墓地延续时间长,从春秋晚期一直延续至战国末期,可分为两个大的时期、两个不同性质的墓地,即春秋晚期至战国晚期的大中型贵族墓地、战国末期的小型平民墓地。出土陶器、青铜器、玉器、石器、骨器、角器、蚌器、锡器、铅器、漆木器、金器、铁器等文物3000余件。

大中型墓葬墓地是重要发现。埋葬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埋葬有昭穆排列的现象,春秋晚期墓葬在内部,战国墓葬在外围。墓主人多为士一级贵族,一部分为卿大夫级别,而M208与M57为一对夫妇并穴合葬墓、或为一代国君及其夫人墓。

墓葬具有东夷文化属性,从M43随葬的4件器物皆有“倪大司马”的铜器铭文看,墓地或为倪国贵族家族墓地。

M208


M206出土编钟


M199组玉佩

济阳三官庙汉墓

负责人:陈永婷


M1

发掘东汉时期画像石墓2座,编号为M1、M2,推测为东汉晚期上层官僚或豪门望族的墓地。

M1为带双墓道的砖石混筑多室墓,由2墓道、2甬道、2墓门、2前室、2中室、3后室以及1耳室构成。墓门及各室门楣、门柱上皆雕刻有画像,共发现画像石40块,画像共计63幅。出土各类器物共计约60余件。

M2上方残存有高大的封土,该墓由墓道、封门砖、甬道、墓门、前室、中室、双后室构成,共发现画像石18块,画像共计32幅。

M2


M1西侧墓中室东门柱西面画像


青釉四系罐

2018-2019年山东省优秀田野考古工地


滕州西孟庄龙山文化聚落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滕州市文物局

章丘牛推官南遗址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

滕州大韩东周墓地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滕州市文物局

黄岛王家楼墓群

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

青岛市黄岛区博物馆

垦利海北遗址

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垦利区博物馆

日照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5项优秀田野考古工地奖,是名副其实的优中选优,其中2项为主动性发掘项目,3项为配合基本建设项目,均具有明确的学术目标及科学的发掘理念,严格执行《田野考古操作规程》,坚持科学的精细化发掘,综合运用多种科技手段,在现场遗迹辨认、工地管理、资料记录、信息的获取、文物保护等方面均达到新的高度,全面体现了我省田野考古的工作水平和质量。

2019年,我省完成了艰巨的考古工作,并取得了丰富的考古成果。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坚强领导下,省文化和旅游厅精心筹划、科学安排,紧紧围绕重点工程建设,组织全省考古人员开展了大量的考古工作。完成了明村至董家口、青岛至潍坊、济南至济宁新机场、滕州至临沂、高青至德州、济南大西环、大北环、大南环等高速公路及郑济高铁等多条大型交通线路的调查勘探,线路长度达1000多公里,调查发现上百处遗址或墓地。完成了京台高速拓宽工程、荣莱高速、潍莱高速等大型工程的发掘工作。配合地方交通线路、房地产开发、工业、农业、教育等建设,也开展大量的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配合基本建设发掘项目近40项,发掘面积4万多平方米。滕州西孟庄龙山文化聚落、曲阜西陈商代聚落、莱阳东青埠岳石文化聚落则是基本建设考古中闪现的突出靓点。大量考古工作,不但抢救保护了大量文物,还为基本建设的如期开展提供了考古保障。

围绕课题或大遗址保护等主动性考古工作按部就班开展,数量不多,但新收获迭出不穷。青岛琅琊台首次发掘,对台顶的夯土性质有了新认识;博兴龙华寺发掘延续2018年工作,大型建筑基址和少量残佛像的发现,让人们对该遗址后续工作充满期待;邾国故城大型东周墓葬的清理,虽遭严重盗扰,但仍值得关注;垦利铁门关遗址的发掘是在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工作,去年是首次发掘,对该遗址的持续发掘充满希望;宁阳、汶上一带旧石器遗存的调查取得新进展,发现有确凿地层关系的典型细石器遗存,为汶泗河流域旧石器晚期遗存的深入研究带来新希望;滕州岗上遗址的调查勘探,发现大汶口晚期的城址,为探讨鲁南地区大汶口文化社会发展状况呈现了新材料。定陶大型黄肠题凑汉墓拆解仪式启动,充满神秘的定陶大墓有望随着工作的进展逐渐水落石出。

涉外田野考古工作有了新进展。中以合作弥河流域考古调查启动,中外多所大学科研机构参加,该项目是落实中以两国政府《文化合作协定2015-2019年执行计划》的重要举措,开启了两国文化交流的新领域。

2020年已经过半,在疫情严控期间,全省考古工作者率先复工,全力支持省重点工程建设,同时有序开展有关主动性考古工作,均已取得重要收获,相信在下半年能一如既往做好各项工作,期待2020年的山东考古有更精彩的呈现!